top of page
女講師

天花板與敲門磚 

踏入政治的女力展望

傳統觀念導致女性在投入政治工作時,同時承擔許多責任;社會對女性有兼顧多工(家庭、政治)的期待,但這樣的期待對象卻不會是男性。除了經由教育、媒體改變這樣的性別差異外,家庭的支持也是很大的助力,如此一來女性才能更無後顧之憂的在政治領域大展身手,性別平權也能真正落實。
 

參選人的顧慮

StockSnap_VEPGYOBHJV.jpg
柯志恩3.jpg

柯志恩

​前國民黨立委、

​淡江大學專任教授

台灣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評價原本就不高,而台灣的選舉文化,使政治人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、精力在選民服務上,當女性被賦予家庭照顧的角色,又同時需要花大量時間在選民服務上時,往往會被質疑能否同時兼顧家庭,扮演母親、媽媽、妻子的角色。

 

女性要投入政治時,她的家庭——尤其丈夫——若能分擔她的壓力、知道成為政治人物的代價,對女性來說會是個助力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若能減少下班時間的應酬、交際聚會,政治人物反而能更專注地做好份內工作,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庭。

許菡芸facebook4月5日發佈.jpg

許菡芸

民進黨南港、內湖區議員擬參選人

以往大眾總認為,只有女性從政必須在家庭和政治中二選一,但許菡芸以議員邱威傑為例表示,他在周末下午都不安排和工作相關的行程,因為需要陪伴家人;由此可知,無論男性還女性都會有家庭的考量。

她自己已婚還沒有小孩,但若她有家庭的需要,也會思考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行程的節奏,這是每個政治人物都需要考量的一環,是不分性別的。

尤美女截圖

​尤美女

前民進黨立委、律師

和男性政治人物相比,女性政治人物通常缺乏所謂的「賢內助」幫忙打理家務,導致女性參政時比男性多了家務的負擔。若要讓兩性都能從政,家務的分擔十分重要,同時國家如何透過教育,讓人們學習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,同樣是值得關注的議題。

柳采1.jpg

柳采葳

國民黨中山、大同區議員參選人

女性政治人物的優勢在於不具攻擊性、嘴巴比較甜,比起男性政治人物更容易被記住,也更能與該選區的選民打成一片,進而深入民眾內心,這對政治新人來說是很大的優勢。

 

但性別刻板印象是女性政治人物的劣勢,也是她跑基層時最常遇到的困境。部分選民認為民意代表要由男性擔任、甚至質疑女性政治人物是否能捍衛民眾的權益,這些刻板印象都需要女性政治人物花更多時間說服選民、證明自己的能力,進而贏得選票。

未來展望

StockSnap_VEPGYOBHJV_edited_edited.jpg
尤美女1.JPG

尤美女  律師

  以自身參政經驗為例表示,如果社會普遍對女性是很友善的,政黨在提名候選人時,男女都能被看見,就會有更多女性願意投入政治。讓有能力的女性能夠適才適所的發揮,是現今社會需要努力的事情。她也希望能修改「政黨法」,讓政黨從回饋金撥出經費來培育女性人才,讓優秀女性人才進入立法機構或是擔任民代,為更多人服務;在提升性別意識的同時,也促進社會進步。

1_edited_edited.jpg

林珍羽  民眾黨議員參選人

  投入政治後發現,民眾黨女性黨員的比例相當高,無論是黨核心、黨工、甚至是候選人,女性的比例都十分平均,國、民兩黨中也看到越來越多女性參與政治,這是件好事。她鼓勵有意參與政治的人,要能有思辨能力和心理素質,因為目前的政治環境風向以及媒體運作,使許多事件、議題的真實性都有待商榷,若具備上述兩個特質,就能分析各種輿論背後的目的,也比較不會被這些輿論影響。

柳采薇1_edited.jpg

采葳  國民黨議員參選人

  從媒體轉戰政治圈後發現,政治人物要做為受訪者其實不太容易,尤其媒體往往需要強烈的吸睛內容,在挖掘新聞題材時,常常用一些腥羶色的內容吸引讀者。媒體若是能和受訪的政治人物溝通、協調,發掘更有內容深度又吸睛的題材,整體媒體環境才會更好。

婦女保障名額

wix網站素材.jpg

我國選舉制度中的 「婦女保障名額」,規定地方民意代表要有1/4的女性,也就是說每4名當選人中,有一名當選人須為女性。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名額也必須有1/2的女性,亦即提名不分區名單時,男女人數必須各佔50 %。

2020選舉後的女性立委比例為 40 %,女性縣市議員、鄉鎮代表在2018年選舉後的比例大約在 30 %上下,顯示台灣的性別觀念平權日益提高。

抽象的線條

政黨在提名不分區立委時,被提名的女性候選人人數,最多就是候選名額的1/2,希望這些女性候選人是真的有性別意識、有能力才出來參選,而非政治世家把男性換成女性出來參選而已。在地方上的立委選舉,一個政黨在同一個選區只能推派一個候選人,若出現有能力、有勝算的女性候選人,當然會受到政黨青睞,希望這樣的現象,能慢慢將女性參政正常化。
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 —尤美女  律師

雖然台灣有婦女保障名額,但這其實也是性別落差的表現,代表父權主義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於家庭以及教育中;倘若學校、媒體這類社會機構持續傳輸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,大眾就會難以改變其想法。
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 —魏玫娟 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

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姜貞吟觀察發現, 2018 年縣市議員、鄉鎮代表選舉,女性候選人因為婦女保障名額當選的例子其實不多,且該年縣市議員、鄉鎮代表的女性當選人比例,已經超過婦女保障名額的 1/4 ,這代表這些女性當選人已經有能力,不靠婦女保障名額就能當選。

 

但在桃園、新竹這兩個縣市卻出現一個弔詭現象,這兩個縣市的女性當選人比例位居全國前幾名,但女性當選人往往集中在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,偏鄉幾乎沒有女性當選人的出現。這樣的結果,跟選區制度的劃分、名額有關。

 

姜貞吟分析,婦保名額的條件是當選的 4 席中會保障 1 席,但偏鄉應當選名額較少,可能只有只有 1 、 2 席,根本沒辦法保障到女性。當選區劃分太小、選舉人口不夠多,應當選名額不到 4 席,女性根本連保障的機會都沒有。

 

現今最大的問題是地方選舉的女性當選人比例不錯,但同縣市的城鄉差距過大,所以如果把婦保名額改成依照性別比例保障 1/3 ,也就是「每三位當選人中,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」,此舉除了可以擴大性別比例原則至當選人為三人以上的選區、更能鼓勵女性參政外,也能在部分選區保障男性當選人的數目,如此一來無論性別,都能擁有同樣的權益保障。

 

IMG_8485.JPG

製表 / 周潭春瑩

wix網站素材 (1).jpg

家庭不再是女性參政的最大顧慮。隨著時代進步,年輕世代的想法,已經和傳統觀念有所差異,加上現今許多男性也會負擔家務,著實可以看見觀念有在改變。現代女性時常是因為自身的理想和抱負而參政,而這樣的女性越來越多,顯示台灣的性別意識確實在進步。

從制度面來說,部分受訪者認為,將婦女保障名額,改成單一性別不要超過三分之一,會讓男女雙方都受益,也是未來法律可以考慮改進的面向。從學者、政治人物、媒體人的談話中可以發現,當今台灣參政的女性其實都非常具有性別意識,並不會受過往的傳統觀念束縛限制,期待透過這些女性政治人物的榜樣,讓更多女性效仿她們的從政行動,進而改變大眾的想法,帶動社會性別平權的進步。

專題總結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