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我們不選穿裙子的人。

常被忽略的專業能力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鏡頭下的女性政治人物 

怎麼還不結婚?!
為什麼叫「女」戰神?

現今台灣的選戰,女性仍常被當成賣點,有些女性政治人物會自稱「媽媽市長」、「媽媽縣長」,彰顯傳統女性角色意識,這顯示傳統性別意識仍普遍存在於大眾的價值觀當中。

同時,網路上也不時給女性貼標籤,冠以「美女發言人」、「十大正妹議員」等稱號,這顯示以外表評判政治人物,在台灣仍然十分普遍。接下來,就從媒體和女性政治人物的角度討論女性政治人物在媒體上的形象。

媒體看待女性政治人物

wix網站素材.jpg
IMG_3020.JPG

媒體人 黃揚明
 

性參政時,有候選人會主打溫柔、具有親和力形象,也有候選人會以進步、觀念新穎等形象出現。候選人有沒有流量、點閱率,是媒體是否願意給她更多版面的主要原因。

 

黃揚明以中二立委補選為例,媒體政論節目打顏家、幫顏家貼標籤,讓選民覺得刺激、有戲劇性,如此一來顏家的對手林靜儀自然常被提到,無疑也增加了她的曝光度。這就是市場考量,觀眾喜歡什麼就提供什麼。

 

他再舉民進黨立法委員范雲為例,范雲當上立委後,關於她的許多報導呈負面形象,但她當選前的形象是進步價值、女性學運領袖等正面樣貌,換言之當她成為執政黨一員、實際承擔責任時,相關報導就和特定性別形象脫勾。他認為媒體會報導某人不是因為形象標籤,而是考量政治人物的行為本身的新聞性。

wix網站素材.jpg

黃揚明也以台中市長盧秀燕自封「媽媽市長」、總統蔡英文自封「辣台妹」為例,媒體在報導這些政治人物時,會檢視她們推行的政策是否和她們自己賦予的人物形象設定相符。盧秀燕的「媽媽市長」塑造地方大家長的形象,長期關注民生、空汙議題;蔡英文任內反共抗中的政策走向,也將「辣台妹」形象具體表露──換言之當政治人物做出符合自己人設的行為,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因此,政治人物最常被拿來討論的重點是行為,而不是性別。

但是他也補充女性政治人物的行為舉止,比起她們的專業能力,更常被當作新聞內容。例如媒體常用「港湖胖虎」形容民進黨立法委員高嘉瑜的歌聲,反而忽略掉她台大法律系的專業,或以「女戰神」形容國民黨立法委員陳玉珍替國民黨在第一線衝鋒陷陣,卻鮮少提到她有多個法學碩士的背景。

他直言,如果高嘉瑜、陳玉珍問政有點閱率,媒體當然願意多報導,但高嘉瑜唱歌的新聞點閱率更高、陳玉珍搶占立院發言台搏得更多版面,媒體自然會多做報導。值得討論的是,像歌手出身的民進黨立法委員余天,曝光度卻不如同黨的高嘉瑜;媒體以「女戰神」稱呼陳玉珍,但卻沒有媒體以「男戰神」稱呼其他男性政治人物,這是否顯示不同性別從事相同行為,受大眾關注的程度會有差異?高嘉瑜、陳玉珍曝光度遠高於其他男立委,是因為她們從政治人物變政治明星,行為舉止帶來知名度、話題性與流量,媒體自然著墨更多。

 

黃揚明分析,當政治人物想在媒體上呈現某種人物形象設定,他/她或許會去迎合媒體,清楚呈現更多讓媒體能夠寫的形象素材。若媒體幫某個政治人物貼上標籤,而這個政治人物也樂於接受,那就不只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,反而是政治人物利用人設形象獲取政治紅利。因此女性立委在台灣政壇是否受到更多關注,還是取決於她們的表現以及呈現的媒體形象。

IMG20220323092527.jpg

媒體人 陳鳳馨

今的新聞媒體受到點閱率、收視率高度制約,常常只能扮演討好、跟隨的角色,一昧擔心跟錯風向會被批判,不能負擔起溝通傳遞新思維的責任,反而喪失了新聞多元、匡正的功能。

 

陳鳳馨也對「美女候選人」的說法反感,因為外貌本身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平等,這些外貌差異對社會進步沒有幫助,但媒體卻在強化這些概念。「美女候選人」、「十大美女候選人」這類標題既貶義也不尊重女性,媒體應該減少報導外貌上的差異,不應助長錯誤風氣。對當事人來說,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也不是一件好事,因為她們必須花更多時間證明自己並非只有外貌;但也可能導致某些候選人誤以為把外貌打理好,就不需再做其他努力,對社會進步同樣沒有幫助。

 

她分析,政治人物在包裝自己時,都會先考量自己參選的職務,再去決定要如何包裝。以盧秀燕、林姿妙為例,她們參選的是地方縣市首長,所以主打自己是「媽媽市長、媽媽縣長」,營造出大家長的感覺,可以吸引到最多的選民。這個策略從選舉成果來看是成功的,因為這些形象符合她們的人設。

 

陳鳳馨也指出,不同職務的政治人物,選民對他的期待也會不同。立法委員給人一種慓悍、犀利的形象,可能會很受歡迎,但若把這樣的形象,套用在縣市長、甚至總統上,可能就不合適。大眾對於某些職務的形象有一個評判標準,不同性別政治人物包裝自己前,一定會先考慮參選的職務是否符合他本身帶給選民的形象。

政治人物看待媒體標籤

1_edited.jpg

林珍羽
民眾黨中山、大同區議員參選人

台灣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標準比較高,尤其政治人物的私領域更是放大關注,所以政治人物要更自愛,只要行為得宜,就比較不會受到這些框架、標籤限制。媒體時常需要用聳動的標題,讓觀眾快速了解報導對象是誰、內容關於什麼,「美女發言人」這類的標題就隨之出現。

當這類標籤出現,觀眾就會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看待這個人物,而不是她所要傳達的事物,因此日後媒體工作者必須思考是否每則新聞都需要用這樣的標題。

在PTT、Dcard等網路論壇上,常常看到許多評論女性政治人物的文章,某些文章還會以「十大正妹議員」為題,針對外表進行評判。這些文章認為外表吸引人才會吸引選票,但實際上應該是考量這位女性政治人物過去的表現、提出的政見,當作適不適任的標準。

不過以FB為例,只要演算法存在,這樣的現象就很難消失;只要有更多用戶喜歡類似的內容,演算法就會將該篇文章放在容易被點閱的位置上。

許菡芸facebook4月5日發佈.jpg

許菡芸
民進黨南港、內湖區議員擬參選人

​圖片來源:許菡芸Facebook發佈

柳采薇1_edited.jpg

柳采葳
國民黨中山、大同區議員參選人

資深政治記者

「美女發言人」對政治新人來說利弊參半。

益處在於有了這個稱號不僅曝光度增加,也更容易被看到、認識,這對新人來說十分重要,因為必須先被看見才有可能被認同;弊端在於美女兩字可能造成負面解讀,花瓶、沒料之類的批評就會隨之而來。當外表成為一種宣傳,就必須要承受其帶來的壓力,所以該如何展現自己的能力,才是讓大眾認同的關鍵。

扭轉大眾對女性參政的刻板印象,不二法門就是用實力證明自己,透過勤跑基層、議題論述來表現自己的實力,進而改變女性政治人物的花瓶形象。和女性政治人物相比,男性政治人物鮮少被貼標籤,所以女性政治人物勢必要花更多心力,才能讓大眾認同,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證明自己。

選民將自身喜好投射在政治人物身上,而衍生出的酸民文化,常透過外表或年齡來攻擊女性政治人物,且攻擊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,明顯高於男性政治人物。其實各國都有這類的網路攻擊,只要女性政治人物的決策出錯,酸民就會以外表或年齡來挑戰女性政治人物,最歧視的做法之一就是用年齡進行歧視謾罵,但她也提到,這類的攻擊較常出現在知識水準不高的酸民身上。

她以在國會的經驗指出,和她共事的其他男性立法委員,並不會用這類的言語來歧視她或其他女性政治人物。在其他政治工作的場域,她也鮮少遇到這樣的攻擊。

柯志恩3.jpg

​柯志恩
前國民黨立委
淡江大學專任教授

女性外表容易被注意,使得大眾常常忽略了她的專業,反而多關注其外表。因此社會上許多成功的女性,會把自己打得中性、不那麼女性化,用來降低性別對她的干擾。事實上這是一個不友善的環境,因為媒體的檢視、大眾的眼光,會讓其無法自由表現自己想呈現的樣貌,談論女性外表多於女性專業,不是一個理想的狀態。

IMG_9452.HEIC

姜貞吟
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
​國立中央大學專任教授

面對女性參政要關注的是她有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,而不是關心她的婚姻、感情問題。面對男性參政我們是以能力當作標準,如果面對女性參政卻是用不同的角度,對女性來說不公平。社會要去思索,每個人都要能公平判斷候選人是否能有效傳達民意、幫人民發聲,而非從外表去評斷這些候選人,才是民主價值的真諦。

尤美女1.JPG

​尤美女
律師
前民進黨立委

wix網站素材 (1).jpg

以上受訪者大都認為,看待女性政治人物時,能力才是首要考量,但媒體受制於流量、點閱率等因素,會在政治人物的外表或是其他特質上作文章,民眾久而久之被這樣的思考邏輯影響,反而忽略最重要的是該政治人物的能力。民眾要反思的是不能被媒體牽著鼻子走,要具備自主判斷能力,女性政治人物才能真正破除刻板印象的標籤。

而女性政治人物若想自行撕下這類標籤,在選戰或出席公開活動時,可以減少將「媽媽市長」或「媽媽縣長」這類較為傳統的稱號當作競選主軸,多加強調自己的能力、政見,相信可以改變大多數選民的印象。

bottom of page